IMG_49841.jpg

2歲是發展「我」的階段

這邊的「我」指的是「小我」,而非「真我」,到2歲以前,以為天地萬物媽媽都與自己連在一起,當需要什麼,宇宙就要有所回應,其實這個宇宙是媽媽或照顧者給的回應。到了2歲~3歲,「我」的發展開始,孩子逐漸了解「我」與這個宇宙是分開的,形成「小我」的各種行為程式、思考模式,絕大部分由學習父母的行為而來。父母也是從他們的原生家庭學來,形成各種潛意識的行為模式。

 

 

情境題:

遇到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哭大鬧

在家裡一個不如意就倒在地上哭鬧

吃個飯亂丟亂哭鬧

 

您的反應如何?處理方式為何?

 

孩子是最好的靈性導師

幾乎所有的靈性修練書籍,都告訴您孩子是您最好的靈性導師,上述這些情境題,幾乎每次都讓父母很煩惱,因為這些狀況都是您每次「重新學習」的機會。

有些人一定會很驚訝?是「父母重新學習」,不是孩子學習控制情緒嗎?

其實大部分成人情緒控制都不比孩子好到哪去,「情緒」只是一種能量,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大部分孩子情緒過了就過了,反而是成人,容易在童年時,被父母教導用各種「壓抑」的方式,來控制情緒,反而產生了許多能量宣洩不掉的痛苦之身,不良的行為模式。

例如情境1:

遇到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哭大鬧

大人:覺得大家都在看好丟臉→生氣

大罵孩子:「你讓我好丟臉〈傷害孩子〉,為什麼不能像別的小朋友那麼乖〈比較〉,總是一直鬧〈貼標籤〉」

大人本身都未能查覺自己已經被情緒給控制了,或許這個大人自己本身很小的時候,也總是被這樣罵,小時候很受傷,卻不自覺的複製了上一輩傷害自己的模式。

零極限說刪除了記憶,神性才會湧現,修藍博士總是提醒我們要去清理記憶,在這個例子裡面,大人因為這個情境觸動了小時記憶形成的情緒反應而不自知,大人的內在小孩也需要被療癒。那情境顯現的,是2個在公眾場合被羞辱無助的小孩,一個是大人的內在小孩。需要先愛內在小孩,用「謝謝你,我愛你」去認知那也是我的一部分,清理過去被傷害的記憶。

所以說孩子是最佳靈性導師,每一次這樣的情況發生,都在提醒自己還有未清理的部分,需要拿光去照那未被療癒的陰影,還能重新再一次愛自己的內在小孩。大人自己修好了,孩子的教養問題自然也解決了,因為孩子會模仿學習父母的模式,唯有大人學習如何真的愛自己了,孩子也自然學會如何愛自己。

錯誤的方式會引起錯誤的學習,孩子可能會有幾種反應:(1)我真的很不好→長大後沒有自信,自我否定,或自殘的方式索求愛 (2)我才不是這樣→用傷害人的方式,反社會人格索求愛。唯有「愛」能夠療癒受傷的內在小孩,破除舊有來自原生家庭的行為思考模式。

大人情緒平和,教養技巧才有效

書上的教養技巧很多,針對不同年齡有許多方法建議,但不變的是大人不能被情緒駕馭,首要情緒平穩,不然這些技巧跟話術都是沒有用的。

以這個情境:遇到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哭大鬧來說,方法有:

一、蹲低下來,與孩子的眼睛平行,捧著孩子的臉,用簡單句說:「不鬧鬧,請安靜」。

二、平常在家裡用繪本模擬情境:比較小的孩子可能沒有效,但對於繪本的心態是:「當作在讀有趣的故事」

推薦的情緒繪本:皮皮貓貝蒂系列

三、隔離「發作」環境:如果溝通無效,迅速抱離哭鬧地點,隔離造成哭鬧的原因,也可以讓大人有隔離自己面臨「大家都在看」的情境。

四、事後檢討孩子「發作」原因,避免發生:分為生理不適及心理因素。

 

 

生理不適

太累/肚子餓都是孩子容易發怒的原因(其實大人也會!),常看到晚上9點多還在賣場哭鬧的孩子,應該都是太累了,如果是這樣大人應減少很晚外出的機會,盡量晚上8點以後就在家。

肚子餓別說小孩了,大人脾氣都不太好,尤其是部分的小孩過餓時,就算可以吃飯了也容易哭鬧不吃,有這樣氣質爸媽更應注意用餐時間。

孩子生病不適,本來就應減少出入公眾場所,生病時連大人也心情不好。

規律作息能減少因太累/肚子餓引起的生理不適,更能幫助提早發現孩子生病或有不對勁的地方。2歲時的規律作息應有固定的午睡時間,午睡不超過2個小時,午睡不可以太晚睡,不可超過下午4點,晚上應能連續睡8-10個小時,晚上上床時間最遲不應超過10點。

2歲時應正常吃3餐,每餐至少有一整碗的飯菜量,餐與餐的間隔4.5-6小時,加上1或2次點心時間。

因為時代變遷,fb網紅曬嬰到處打卡,搞得很多人誤以為育兒首重視「玩樂」,只重視「創造親子回憶」,根本不管周遭環境與小孩月齡小根本不適合出門,卻誤信「要讓孩子習慣」,不願意聽這些規律作息少出門的建議,他們認為這是「老一輩」的想法,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屬於這樣的人,明明孩子已經感冒生病,出門一整天回來還沒吃晚餐,長輩幫他顧孩子讓他去吃飯,孩子也還沒吃飽,可想而知孩子一定很歡,長輩覺得孩子脾氣很差就要「教訓」孩子,朋友非常氣長輩,但終究原因其實都能避免,明明是自己帶生病的孩子出門,又沒讓孩子先吃飽阿!

部落格也偶會遇到堅信「放假就是要去玩」的爸媽,來問自己的孩子容易夜醒、睡不好、出門會哭鬧應該怎麼辦。的確有一些孩子的氣質就是出門好帶,回來也不影響,但如果自己的孩子氣質是屬於前者會變惡魔的,就少帶出門,等大了超過3歲以後,孩子會整天叫你假日帶他出去玩,到時候每天出去,反而大部分的父母都嫌累。

其實會影響情緒及晚上睡眠的孩子占大多數,有很多父母都是減少出門機會,或是知道會有這樣的情形而願意接受現實的狀況,而非像網路上說的,讓孩子習慣就好了,路人沒必要習慣聽孩子的哭鬧聲,孩子還得忍耐自己的生理需求配合爸媽的玩樂行程,爸媽孩子晚上又沒辦法睡好,再上網抱怨,何苦來哉。

 

 

心理因素

以下情境分享個人認為錯誤與可以的語言教養方式:

一、我要買oo

在賣場看到玩具想買,爸媽不給買而哭鬧。

X:

「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不能買」

「上次買過了」

「這也沒多少錢,買吧」

O:

「媽媽知道你沒辦法買玩具好難過」

「這次先不買,下次你生日,媽媽就知道要買什麼當你的生日禮物了」

「好,等你完成ooo再買」

如果孩子仍因年紀太小不能理解,迅速抱離開,隔離「發作」環境,再轉移注意力

做過的承諾記得一定要兌現,等快生日或完成一項任務時,就要帶孩子回來買

二、不想回家

在遊戲場玩到不亦樂乎,不想回家

X:

「那媽媽自己回家了,你自己在這邊」

「馬上給我回家!」

O:

「媽媽知道你玩得正開心不想回家,不過很晚了,下次我們早點來」

【Tip1】10-5-3-1預告:

「再10分鐘我們就要回家了」

10分鐘前-5分鐘前-3分鐘前-1分鐘前預告,

如果仍不願意離開,可迅速抱離開,隔離「發作」環境,再轉移注意力。

【Tip2】說掰掰:

「跟溜滑梯說掰掰」

可搭配10-5-3-1預告

【Tip3】比賽:

較大的孩子除了預告以外,可以用:「我們來比賽誰跑得快」

【Tip4】利用孩子喜歡的「路途遊戲」:

有時候回家的途中會經過孩子喜歡的事物,

例如有時地板上有圓孔蓋、水溝蓋,

我會請孩子找圓孔蓋、水溝蓋在哪裡,

告訴孩子:「我們去踩」

三、我要坐馬馬

約定只能坐1次,但坐完後孩子還想坐。

跟上面這2個例子很像,可以發揮創意隨意搭配:

【Tip1】 說掰掰:「跟馬馬說掰掰」

【Tip2】 轉移注意力:我們去看oo

如果孩子仍因年紀太小不能理解,迅速抱離開,隔離「發作」環境。

四、不要!

有時候實在搞不清楚,小小的孩子不要什麼,可以試著請孩子說說看,也可以猜看看,如果猜對了,應該引導孩子學習講出來:

蹲低下來,捧著小孩的臉問:「怎麼了,為什麼哭?」

說不出來只會哭,猜測應該是不想逛這邊,想逛另外一個地方

「oo(孩子的名字),想去那邊?」

如果猜中了孩子應該會有沉默或是點頭的反應,

「那下次oo想去那邊,說:『想去那邊』」

一次一次的告訴孩子用說的,

但當孩子已經能說出來的時候,

就不能忽視他用說的內容,

根據他說的原因去處理。

如果當下真的搞不清楚,可以先抱離開。

談完上述情緒發展過程的處理方式後

以下是面對各種情境原則下大人能做的心理建設:

可以試試但別對孩子有過高期望的方式

有許多教養書籍會提到可以跟孩子商量,問孩子該怎麼辦,或是給予孩子選擇,但個人認為,在孩子2-3歲時,其實對於這些話似懂非懂,光是給予2個選擇,孩子都容易錯亂不知如何是好,更何況是問孩子「該怎麼辦」的開放式問題,這些方法不太適合3歲以下的孩子使用,不過當您的孩子已經可以準確一次就吸收您說的話,就可以試著給孩子2個選擇看看。

抱著孩子等一下,等他情緒平復,等他吸收你說的話

2歲的孩子有時只是因為哭鬧,或是因為語言能力尚未發展完全而無法吸收你說的話,有時候抱著孩子等個幾分鐘,等孩子不哭了,再重複說一次。

不要說廢話,不要有情緒,簡單說,有力的說

相對於一些破口大罵的媽媽,現在更常見下列幾種:

碎念型:「這個不能玩喔!因為我們沒有要買這個東西,家裡已經很多這個玩具了,(...以下省略500字)」

唸太久這不但對於一個2歲的孩子沒有用,就算對一個成人也是沒有用的。

無力型:「這不能玩喔!」「我會等到你接受打針不鬧再打」

教養孩子要有堅定自信,應該做的事情不必商量該打針就打針,該坐汽座就坐汽座。

好的方式是設想你在跟一個外國人說中文,請簡單的說,不帶有情緒的說。

 

 

有時候,難處理的是周遭跟長輩的閒言閒語

現代人帶小孩,有時候麻煩的不是處理孩子,而是路人長輩的各種閒語,你正在忙著處理孩子的哭鬧情緒,冷不防有個路人或是長輩說:

「鬧成這樣,以前我就打下去了」

「鬧成這樣還敢帶出門」

「教好才帶出門好嗎?」

有些長輩會對小孩說:「哭哭鬧鬧,羞羞臉」

聽到這些話真的是會當場很容易翻白眼,更容易火上添油生氣起來,甚至對小孩發脾氣。

請記得:

「小孩跟我是獨立的個體」我是我,小孩是小孩

「小孩的表現不是我的表現」

「小孩的表現更不是我的績效」帶小孩不是在上班,上班講求快速,帶小孩則要有耐心,要慢活,小孩永遠是獨立個體,他的表現不是誰的績效。

在公眾場所看到小孩哭鬧反應有3種人:

1、也有同樣的困擾,看看你們如何教小孩,想學幾招

2、沒有小孩的人,可能有同理心想幫忙,也可能閃遠一點

3、有小孩的人,想幫忙讓孩子不哭,也可能幫倒忙,也可能不想幫忙

像上面這些例子,或許有些人只是好心想幫忙卻幫倒忙,有些人只是跟旁人聊天找話題,「旁人的嘴巴我們管不著」,無論如何,這是屬於「你」跟這個路人或長輩之間的事,而不是小孩跟路人或長輩之間的事,請勿發脾氣在孩子身上。

落井下石的人,跟網路酸民其實心態沒有太大區分,不論你做得如何好,他們都要嘴,做自己讓旁人都知道你做得對就好

其實比起凱特王妃、藝人來說,他們教孩子都像被雞蛋裡挑骨頭一樣放大檢視,動輒被罵,我們都要慶幸自己很自由。真的讓你很困擾,趕快把小孩抱離開,遠離環境跟干擾源,沒必要也不必浪費時間應付幫倒忙的人。

帶小孩跟上班完全不一樣,上班講求效率,要求快,帶小孩則要陪著小孩一起慢活,丟掉手機,丟掉電視,丟掉3C,不講求快跟效率,遇到孩子的哭鬧,等一下,先審視自己的內心,再來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自然解決。

arrow
arrow

    in-on-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