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660.JPG

育兒歷程與婆婆、媽媽、先生相處辛苦成果史

花費了許多時間研讀各大育兒書

除了是將自己的心得寫部落格作成紀錄外

要如何在現實環境下實際應用也是一門學問

而婆婆、媽媽、先生是育兒過程最重要的角色

以下將自己這一段心路歷程分享給大家

 

PS:

以下為個人親身經歷

當中過程各人有不同的看法

當然就沒有對錯的問題

只要孩子能平安健康成長

照顧者生心理能夠接受的狀況下

基本上個人認為都是可行的方法

 

 

========前言&動機========

會起心動念以下育兒方式是因為看了一篇兒福統計文章:
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009

當中提到以下統計數據心有戚戚焉:

有一半以上的媽媽表示是「家庭經濟」(65.5%)

和「照顧壓力無法紓解(53.3)兩大問題。

有六成表示犧牲了興趣、四成犧牲了睡眠或是和朋友社交的時間、

另外有二成六表示犧牲了身體健康、甚至有一成六的媽媽

覺得因為孩子影響了和配偶的感情。

除了經濟問題外,另一個育兒壓力來自於「時間」

因此為了要工作、育兒、休息能同時兼顧

時間的規劃跟分配必須有效運用

也才會導入固定作息的方式

以讓自己的生心理可以得到平衡

 

========1M~2.5M========

因工作關係,做完月子之後先與先生搬回娘家同住

白天上班時間:媽媽照顧寶寶

下班後含周末:我&先生輪流照顧

剛從月中回來最重要的就是要規劃寶寶的吃跟睡

把吃的量與睡的頻率、時數抓出來

可以說就完成這階段最重要的工作

 

1.吃:定時不定量、禁止奶睡

剛從月中護士得知寶寶1M的食量約80ml

因此規劃每三小時餵食一次

經約三天的測試寶寶實際餵食約在80ml~120ml

且在餵食過程中因容易奶睡

如寶寶餵食過程中想睡

可以拍拍他的身體、摳摳腳底板讓他清醒喝

如不行就先中斷餵奶,等到寶寶醒來再繼續餵食

以中斷奶睡連結

如有奶嘴頭的疑問可參考下列連結:

各奶嘴頭流速實測比較表

 

2.睡:

維持吃玩睡規律周期

在剛開始建立這樣規律過程面對的挑戰跟壓力很大

因為第一胎新手媽媽沒有經驗

憑藉著書上所教導的方式徹底實施

(1)周期內喝完奶拍嗝+直立,到達睡眠時間放床

喝完奶後,拍嗝+直立至少20min 如確認無虞時間到放床睡 


(2)練習自行入睡

寶寶天生不會自行入睡

由於我家孩子並不接受任何安撫方式

包含我在先前文章中所提的所有入睡方式他都不要

(各種神奇的抱抱搖搖姿勢、奶嘴我還買了10幾種品牌)

上網查了資料發現2M以下的孩子還不懂得安撫

因此只好讓他練習直接入睡

 

(3)建立習慣的入睡方式

其實由於我媽媽還是捨不得孫子哭

即使各種哄睡方式都沒什麼效

他還是每次哭的時候都會輪一次

只有奶睡這件事情他跟我們一致是決不會給的

後來等到約2M以後

開始發現孩子對拍大腿很有反應

手掌放寶寶大腿 利用手指併攏的力量拍拍

拍拍的力量可讓寶寶身體達到輕微晃動有搖搖的感覺

這個方式個人覺得比奶嘴還方便

因為這時的孩子吸力還沒那麼強

奶嘴很會掉

半夜在小孩的嬰兒床上要拍大腿只要大人手伸過去就好

比撿奶嘴還簡單

 

如有睡眠上的疑問可參考下列連結:

建立寶寶規律固定作息、戒夜奶心得

嬰兒睡眠理論筆記(日夜顛倒、晚上不睡覺) ​​

嬰兒入睡方式、自行入睡及銜接睡眠探討

新生兒寶寶如何自然戒夜奶方法筆記

嬰兒較大月齡(5M~1Y6M)睡覺問題

6個月後晚上寶寶半夜不睡、哭鬧、一直醒等睡眠問題整理

嬰兒小睡哭鬧、提早醒、只睡半小時、接覺、銜接睡眠、哭醒等小睡建議

 

辛苦&成果:

建立吃睡規律過程,長輩的反彈是預料中的事

幸運的是寶寶延續月中吃的食量跟規律

跟媽媽溝通後即照我們測試的食量和規律運作

 

但睡的部分有很大的衝突

在導入上述睡的過程中

長輩總是認為:

這樣真的有效嗎? 寶寶哭為什麼要等? 

為什麼不是代表他要玩不想睡了?

 

在本人產假直到2M期間

尚可以自己照顧

調整孩子的作息到3小時一周期的吃-玩-睡

以及到接近2M時可以漸漸自行入睡

僅銜接睡眠時仍需要大人拍大腿

 

而夜奶也因固定作息→自行入睡的理論

自然消失沒討喝

作息固定後

媽媽發現至少每3小時就能至少有半小時的時間

處理自己的事務

例如洗衣服或是洗澡

也不必因為孩子的哄睡而犧牲大部分的時間

就接受了我們的做法

 

========2.5~6M========

1.吃:

滿四個月時即開始規劃副食品的內容

 

2.玩:

隨著固定作息建立起來

也能夠成功睡過夜後(21:00~08:00)

緊接而來的是清醒時間變長

於是乎開始思考吃與睡中間玩的內容

可參考下列連結:

0~1Y嬰兒玩什麼?之玩具篇(含租用心得、健力架遊戲墊、布書、玩具球、聲光玩具、大型玩具)

 

3.睡:

此時因白天小睡由媽媽照顧

因此雖然孩子早就已經會自行入睡了

但媽媽仍想要改成吸奶嘴入睡

因此有一段時間是奶嘴入睡的習慣

不過由於晚上睡覺仍然是由本人操作

加上孩子本身真的不喜歡奶嘴

還不致於形成太嚴重的奶嘴入睡習慣

基本上奶嘴要睡覺成癮

必須要此時要一直讓孩子吸到熟睡

不過假日與晚上都是我操作

我並不會讓孩子吸到熟睡

只會培養睡意

因此要改掉算是很容易

反倒是清醒時

因為口水流的兇+長牙的關係

孩子非常依賴奶嘴

後來8M左右搬家時

因為他長牙口水的情形減少

加上玩具更好玩了

睡覺也因為由本人顧的關係

竟然一下就改掉了

(非本人本意

我希望他能吸奶嘴

但不要靠吸奶嘴熟睡)

不過有時我頗為後悔改掉了

因為我孩子屬於大嗓門

有時出門他不吃奶嘴還真的挺麻煩的

 

辛酸&成果:

這段時間幸運的地方在於

安排玩的內容寶寶滿接受的

而導入副食前一周剛在適應吃的較不順以外

後來副食也吃的還不錯

 

但也因滿四個月沒出過遠一點的地方透透氣

想說帶寶寶前往大賣場去逛逛

沒想到可能因不熟悉環境或突然想睡

結果在賣場大哭

雖當下極力安撫 還是哭泣不只

而且引起許多旁人側目

還有人說:「寶寶哭成這樣,你怎麼照顧的」

心裡五味雜陳

心想出來透氣也盡量不影響別人 短暫出門購買必需品下

寶寶哭泣的意外 有時真的不是可以控制的

即使努力也無法安撫下來的情況下 還被冷言冷語

心中頓時感覺環境的不友善

但此時也有同樣帶著小孩的媽媽

主動前來幫忙安撫 雖仍安撫不了

也因此只好在先生匆匆購買必需品後

就趕緊逃離這間大賣場而回家

第一次的出門計畫也就此告終

 

PS:

因寶寶睡覺一直都是在固定一張床睡

(實施固定作息,固定的睡眠環境雖可強化寶寶睡覺的制約行為,但可能也會因這樣認床)

所以在外面突然想睡睡不著

又沒有辦法睡固定的那張床

導致哭鬧不只

而寶寶哭泣聲音嗓門大

明明才幾個月大的寶寶

哭聲比鄰居兩歲小孩還大

也因為如此 同樣都是哭泣

我的寶寶哭泣更容易引起側目

這也是一直到四個多月

才計畫第一次帶出門帶到大賣場

也因此個人覺得是一大挑戰的原因

 

 

========6M~8M========

1.吃:

隨著進食副食品漸漸穩定

開始增加副食品比重,降低ㄋㄟㄋㄟ的量

身高體重頭圍均達85%~95%

持續穩定成長

 

2.玩:

因觀察寶寶手腳逐漸可自行控制

且腳部力量滿大的 如放桌邊扶著可撐起身體

因此租借可訓練站立的玩具兼練習腿力

可參考下列連結:

0~1Y嬰兒玩什麼?之玩具篇(含租用心得、健力架遊戲墊、布書、玩具球、聲光玩具、大型玩具)

 

3.睡:

睡眠作息固定,入睡方式也已固定

此時反而要特別注意孩子會有小睡貪玩不肯睡的狀況

會因此造成孩子過累容易生氣尖叫

 

成果:

隨著寶寶逐漸長大

媽媽會帶著他跟街訪鄰居小孩互動跟閒聊

大家都感到驚訝

孩子的入睡方式跟早已無夜奶這件事情

進而瞭解我們的「照書養」

並不是簡單看個1.2本書

毫無根據的書上怎麼寫就怎麼做

而是真正能融會貫通之後

了解孩子的生理作息需求

配合家裡成員的作息

以孩子為主大人為輔

各方面調整安排

期間也輔導了鄰居晚上半夜的孩子哭泣

副食品觀念等也互相交流

媽媽從半信半疑變成很驕傲的到處宣傳我們的教養方式

 

========8M~1Y========

工作因素搬回婆家居住

考量寶寶的學習與發展

決定請一位到府保母專職照顧寶寶

除配合我們安排的吃玩睡作息外

保母最重要的工作在引導寶寶學習與發展

協調婆婆搭配寶寶營養製作副食

 

1.吃:

8M開始刪除晚餐(18:00)ㄋㄟㄋㄟ

該餐純吃副食

10M開始對泥狀副食抗拒

觀察上下排牙齒已長出3~4顆

開始餵食有顆粒副食

 

2.玩:

由具有幼保背景的保母

安排引導寶寶的學習與發展

ex:引導爬行、走路、教導收玩具、看圖卡、念故事、等各項規矩教養

覺得這位保母真的請的很值得

因為幾乎是請一位幼稚園老師專職照顧他

在教育方面比我們專業太多倍

而且他非常具有愛心

真心的把我的小孩當做自己的小孩養

他還常常跟我說:oo很可愛阿

他本人因為感冒休息很久

沒看到孩子還會說很想孩子

真的是非常開心能幸運的請到這位保母

 

3.睡:

love to dream包巾已穿不下功成身退

改用防踢被 love to dream當安撫巾

物盡其用

如對love to dream有疑問的可參考下列連結:

嬰兒睡眠好物 love to dream包巾使用心得分享

 

成果:

經由保母適時的引導

保母系統定期填寫之寶寶各時期發展量表

均有達標外,部分發展進度亦有超前

深自覺得寶寶的發展有專業的保母引導

發展得宜外,寶寶情緒也很穩定

 

======先生的支持======

我想有很多人的困擾就是

孩子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媽媽在做

先生都裝死不幫忙

或是每天晚上回家玩玩小孩

就覺得自己已經幫很大

我先生真的是神隊友

他愛孩子不是嘴巴說說而已

包尿布比我仔細

泡奶比我標準

帶孩子非常注意他的安全

餵食上衛生上也非常注意

常常堅持幫孩子洗手

睡眠理論他也很熟

有時孩子稍微小睡有問題

他都可以馬上根據理論

回答孩子要什麼時候放床

 

他甚至可以背著孩子做家事

一個人顧孩子一整天也沒有問題

從孩子月中回來

他只要不是上班

自己的時間都可以整天在家顧小孩

這樣的隊友真的是非常神

神到我只能說他不會做三件事:

懷孕、生產、產母奶

(他甚至還會幫我擠母奶,在月中的時候)


很多人很羨慕我嫁到一個神隊友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在育兒上

而是對擇偶對象的觀察

以及夫妻雙方對於生養孩子的意願是否一致

如果懷孕了先生漠不關心

或是表現的一副有沒有都可以的態度

那麼孩子出生後靠媽媽的機率當然很大

相反的 因為孩子是先生盼望很久的

理論上他願意把時間花在孩子上的機率會比較高

 

雖然依照上述理論端看先生的態度覺得應該會幫忙

但老實說 生孩子前也是抱著忐忑不安的疑慮

如果先生真的是對教養漠不關心的人

那我就生這一胎 顧好一個孩子長大就好了

絕對不生第二胎

 

但後來蠻意外他真的願意做這麼多

而且隊友真的比我細心太多了

男生也比女人有力氣很多

在育兒上面他常常覺得很輕鬆

不過我覺得男生比較不會去做什麼功課

很多育兒相關的知識

大多是我先看了很多書

再慢慢告訴他的

 

男生的特性就是一件事要拆解很多步驟

並且告訴他這個步驟的原理是什麼

換句話說就是要建立SOP

比如說像換尿布

建立了SOP

他如果想學其實很快就會學會了

 

加上其實個人淺見

寫了這些文章也有一段時間

常常在討論版上看到一些媽媽抱怨先生

有些媽媽母愛很偉大沒有錯

可是往往把育兒搞得很原始

沒有任何的科學根據

不看書不看衛教

憑直覺做事

其實這跟婆婆媽媽輩的「經驗談」

傳統育兒法沒什麼兩樣

比如說我常常勸導不要奶睡

避免人走起來抱搖這種困難哄睡的方式

孩子都已經超過6個月後還不想改夜奶

甚至有些媽媽還以餵夜奶到1~2歲為傲

這樣的媽媽我覺得要抱怨先生不幫忙

真是難為先生

先生或許也很想幫忙

但一想到都半年以上了半夜還要被中斷睡眠

泡個奶換個尿布都要被碎念半天

我想是人都會覺得那不然我怎麼做都不對

還是你自己做好了

其實醫生在建議渡過嬰兒睡眠障礙

在過了6個月以後

就必須注意作息的規律性

在輔以自行入睡

這樣的話夜奶其實自己也會消失

有時候看到一些媽媽不願意去了解規律作息的真諦

根深蒂固的覺得這就是「訓練」孩子

孩子過的那麼規律要幹嘛

殊不知孩子真的就是很喜歡規律、固定、可以預期

因為他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只能透過動作的順序

猜測你想要做什麼

孩子不規律不高興

自己生活也弄得亂七八糟

老公也不體諒

就深深替他的家庭與孩子覺得可惜

 

 

心得:

養育孩子的歷程並不輕鬆

傳統社會往往認為孩子是媽媽的責任

但從前言的統計文章中

媽媽在生養孩子的過程中

犧牲了時間,產生了龐大的生心理壓力

如果先生幫不上任何忙

任憑媽媽一人單打獨鬥

那現在的少子化、不婚、不生

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從月中~8M前與先生同住娘家時

雖過程中有些養育上的衝突

但長輩愛護寶寶是無庸置疑的

而在娘家的時候先生畢竟是外人

因此這段時間的育兒觀念

就必須要由我出面來溝通

畢竟「自己人」溝通比較能互相理解

多花心思耐心的解釋請長輩幫忙

相信多半的長輩都能理解

 

而8M後回到了婆家

「當然」就必須由先生出面溝通協調

 

其實孩子的養育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

既然生下了寶寶

就應該雙方要有共識

彼此分工合作 共同面對將來的教養

與過程中各項的環境變化與挑戰

相信不管是夫妻還是長輩家人

大家都是為寶寶好

 

只要大家能分工合作

盡量不造成大家的負擔之下

相信媽媽的生心理壓力一定會減輕不少

也可以多出一些屬於雙方彼此的時間

因此 雙方的「共識」->出面「協調」->互相「理解」

才可以讓這條養育之路走的輕鬆些

 

arrow
arrow

    in-on-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